中国农科院基因所萧玉涛团队成功利用基因组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迁飞性的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原为美洲地区特有的一种害虫,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草地贪夜蛾于年1月入侵非洲。年,草地贪夜蛾入侵印度并迅速蔓延危害,同年入侵泰国、缅甸等多个国家。年1月发现其入侵我国云南,短短数月内已蔓延至19个省份的多个县。草地贪夜蛾食性较杂,寄主植物包括玉米、水稻、高粱、蔬菜、甘蔗和棉花等多种植物,该物种的入侵对我国作物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跨膜运输蛋白。昆虫ABC转运蛋白功能多样,不仅参与农药、植物次生物质等异源物质的代谢,还可以作为Bt受体参与*杀过程。ABCC2作为ABC转运蛋白C亚家族的成员之一,最早被证明其突变体与Bt抗性相关。随后,越来越多物种的ABCC2基因被鉴定为Bt的受体。年转Cry1F的玉米在美洲开始商品化种植,年研究人员对波多黎各采集的草地贪夜蛾田间抗性种群进行研究,发现田间种群Cry1F抗性与ABCC2基因突变遗传连锁,但尚无明确证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萧玉涛研究员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结合生物测定的方法证实了草地贪夜蛾ABCC2基因为Bt蛋白Cry1F的功能受体。相关研究以题为"GenomeeditingoftheSfABCC2geneconfersresistancetoCry1FtoxinfromBacillusthuringiensisinSpodopterafrugiperda"在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JIA)优先在线发表。草地贪夜蛾入侵之初,课题组成员即赶赴云南采样并建立了草地贪夜蛾稳定饲养体系。对室内品系ABCC2基因鉴定分析,未发现波多黎各地区报道的GC插入突变,生测结果显示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对Cry1F无明显抗性。随后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SfABCC2基因进行敲除,基因敲除后的草地贪夜蛾对Cry1F敏感性显著降低,但对Vip3A的敏感性并无显著变化。上述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SfABCC2作为Cry1F受体提供了反向遗传学证据。 点击链接查看PDF全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qiecaoa.com/djccf/5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使用电话销售电话卡的好处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有机动态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