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鱼虫也吟关雎

草木也有愿望

舒卷的云也想歌唱

藤与树之间也有对话

让我们把有关自然的美好回忆

藏进自然笔记里

自然教育之所以成为格校的 教育,是因为自然能将儿童的感官运用到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智慧,孩子们的自然笔记、诗词都是源于他们在自然中汲取的 体验与感受。

——自然学校副校长郭未庭

▲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察马陆

在刚刚结束的云端科技节

出现了很多 的自然笔记

孩子们仔细地观察

用心地记录着大自然的美好

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

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

不仅仅培养孩子的洞察力

还能为孩子们添加想象的翅膀

你知道如何进行自然观察记录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孩子们的作品和自然学校老师的点评吧!

自然笔记交流展示

1

动物篇

鸟兽之生虫鱼之灵

-《蚕的一生》-

一年级孔子班刘玉璐

-《蚕宝宝观察笔记》-

一(3)班李玟旻

-《蜜蜂和蚊子》-

二(1)班*庆恩

小作者的话

我用显微镜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的昆虫,蚊子和蜜蜂,我发现蚊子和蜜蜂有几个共同点,它们的头部都有触角,背部长了翅膀,有3对足,分为前、中、后足,我将它们的身体部位记录下来。

-《红绿金刚鹦鹉》-

二(1)班*庆恩

香香老师点评

本篇观察很仔细,文字描述也很多,可以给文字加上边框分区,整体布局会更加清晰。

-《虎皮鹦鹉》-

三(3)班陈若曦

-《蝉》-

三(4)班魏子珂

小作者的话

蝉的幼虫一直生活在坚硬、黑暗的泥土中,但是它们从不向黑暗屈服,坚强勇敢的一步一步翻出坚硬的泥土,拥抱光明,蝉在蜕变的过程中,坚强、勇敢和追求光明的自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蚂蚁生理结构》-

七年级辜鸿铭班李思颖

香香老师点评

以上几篇观察记录很详细,但是缺少了记录的时间、地点、天气等要素。

-《猫》-

八年级孔子班李月

香香老师点评

本篇笔记很详细,因文字较多容易显杂乱,要注意图片和文字的布局哦。

2

植物篇

草木芬芳奇妙邻居

-《植物的种子》-

一年级孔子班冉悦辰

香香老师点评

每次外出亲近自然时,都可以准备小盒子,收集各种有趣的种子,或捡拾美丽的落叶和花瓣,做成标本哦。

-《蒲公英和车前草》-

一(4)班王旻冉

小作者的话

疫情期间,虽然不能四处游逛欣赏春天的美景,但通过观察和学习小区的一草一木,我了解了蒲公英和车前草,也深深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们要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有趣的含羞草》-

一(2)班*梓宵

小作者的话

我通过观察含羞草叶子的闭合及张开速度来预知天气变化。用手触摸一下叶子,如果叶子闭合很快而张开时很缓慢,说明天气会转晴;如果叶子闭合得慢,下垂迟缓,或者闭合后又重新张开,说明天气将由晴转阴或者快要下雨了。

-《树叶的形状》-

一(1)班熊明择

-《桑树》-

一(1)班熊明择

-《叶子的形状》-

三(3)班王景宸

香香老师点评

以上几幅作品都记录了叶子,观察特别仔细,颜色也与实物很接近,通过对比,更容易理解植物不同的叶形,如果加上气味及触感的描述就更具体了。

-《落花贴画——猫》-

二(五)班李鑫皓

-《dancer》-

三(4)班魏子珂

香香老师点评

以上两幅作品都用了花瓣来创作,很美,用植物创意之前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先消*,再放在阴凉处自然晾干,花和叶可以用标本夹来押或夹在书里控干水份,不然作品可能保存不了多久哦!

芋头

一年级孔子班袁一竹

樱桃小果子树叶

一(1)班*祺翃

四月的杜鹃花

一(2)班李世韬

枇杷

一(1)班徐静雅

香香老师点评

以上几篇自然笔记的要素比较全,有时间、地点、天气、温度、记录人、植物名等,还有工具测量的记录,有触感的描述,把五感观察到的详细记录下来了,如果再加上一点观察后的思考就更完美啦。

-《植物也含有防身武器?》-

三(4)班魏子珂

小作者的话

夹竹桃的花,水仙的鳞茎,荨麻的蛰毛,颠茄的果实....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可要小心啦!

-《春意盎然》-

三(4)班魏子珂

-《琴叶珊瑚观察笔记》-

五(1)班孙瑞祺

香香老师点评

以上两篇笔记很美,布局也比较清晰,如果多一些关于自己五感观察到的描述就更好。

-《春夏之交的自然笔记》-

一(5)班汤沐风

花瓶里的粉染瓣

记录时间:.4.20

阳台上的小喇叭

记录时间:.4.8

害羞的小草

记录时间:.5.17

蚕的美食

记录时间:.5.5

-《豆芽成长记》-

二(3)班张馨歆

DAY1.2.16

●选十颗绿豆下水泡发

DAY2.2.17

●上午10:55换水

观察绿豆已经冒出了一丝小芽头

●下午3:40

我发现有三颗豆子已经炸开了

●下午5:40

1.把水全部倒掉

2.换上有洞眼的盆子

3.盖上一层厨房纸

4.加上一层毛巾

5.把毛巾和厨房纸打湿

DAY3.2.18

●上午10:40

绿豆芽长长了一点

DAY4.2.19

●下午2:40

淋水一次

绿豆芽长1.5厘米

DAY5.2.20

●下午1:40

淋水一次

绿豆芽长2.5厘米

比昨天长长了1厘米

DAY6.2.21

●中午12:20

淋水一次

一颗豆子长度1厘米

DAY8.2.23

●下午3:45

淋水一次

10颗豆子长度1厘米

DAY9.2.24

●下午3:55

2.7厘米/1颗绿豆芽

DAY10.2.25

●上午11:22

淋水一次

绿豆芽长3.7厘米

DAY11.2.26

●下午1:40

最长8.1厘米

最短3.5厘米

DAY12.2.27

●上午11:15

淋水一次

绿豆芽长7.7厘米

DAY13.2.28

●12:35

淋水一次

绿豆芽长9厘米

香香老师点评

疫情期间,二年级线上自然课上,孩子们尝试了自己发豆芽,并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有的同学 次失败了,又尝试了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成功! ,有很多孩子都舍不得吃掉自己发好的豆芽。

-《自然观察笔记》-

三(4)万苏洋

小作者的话

春天里的鸢尾花,夏日里的蝉,秋日里的落叶,花瓶里的蔷薇......都是我的观察对象,这是我观察、认知、记录世界万物的一种方式。

-《植物界的绞杀现象》-

五(1)孙瑞祺

香香老师点评

这个笔记布局很清晰,文字也很多,比较接近植物小报和观察日记。

3

地质篇

岩石矿物地质地貌

-《我的化石之旅》-

一(2)班焦泽霖

我叫焦泽霖,今年7岁,是格鲁伯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我四岁多的时候,在老家湖北秭归县的小河沟里偶然捡到了一块特别的石头,妈妈帮我发给了一位地质大学的老师。经过老师的鉴定,这是一块古珊瑚化石,可能已经有6.5亿年了,石头上灰白色的小孔都是珊瑚的遗骸。我特别喜欢这块化石,从此我就爱上了石头。

上幼儿园时候,我最喜欢幼儿园的大沙坑,里面可以捡出好多奇奇怪怪的小石头。老师带我们去公园玩的时候,我也低着头到处捡石头。每天放学回家,我的书包里面总是会背着我捡到“宝石”(宝贝石头)回家。妈妈看我这么喜欢石头,正好中国地质大学有这方面的少儿科普活动,就送我去参加。我特别喜欢跟着地质大学的老师一起捡化石,分辨岩石,参观博物馆。我还完成了“如果化石会说话”的课程,获得了 学员的称号。

在“捡石头”的这个兴趣上,爸爸妈妈会跟我一起读有关岩石,化石的书籍画报,一起看古生物纪录片,陪我捡石头,帮我整理我的“收藏品”。如果有跟地质有关的活动,他们也积极给我报名参加。在这里我要给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陪伴。

化石是古生物死亡之后在地球上留下来的遗体残骸,生活过的痕迹。古生物经过死亡,掩埋,石化,露出的过程,在数亿年之后变成现在的化石。化石在无声的述说地球历史。每一次当我每次捡到一块化石的时候,我都激动万分。化石就好像在给我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我总会想,它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当时发生了什么让它失去生命?它是被灭绝了还是进化成了新物种?我是多么的幸运才能和它相遇。

老师说研究化石就能知道化石是地球留给人类解谜的谜题,解开化石之谜,就可以知道地球生物进化的秘密,知道沧海如何变成桑田。我觉得我们总在说拯救地球。其实地球不需要我们人类拯救。该拯救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地球诞生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次的生命大灭绝,如果人类不进化,不爱护珍惜自然,那么人类最终也会像三叶虫,奇虾,恐龙一样,最终走向灭绝。

我不仅喜欢化石,还喜欢研究和搜集各种岩石。走在路上,我总能发现各种岩石,还能大致分辨出来它们是什么岩石。岩石也会告诉我们好多故事,比如妈妈带我去涠洲岛,我看到了好多黑色的岩浆岩,我知道了原来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如果看到岩石是一层一层,像书页一样,我就知道了那一定是沉积岩,说不定里面就可以找到化石。如果石块里有亮晶晶一粒粒的,那就是石英哦,是可以用来做玻璃……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妈妈说要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不仅要有知识,还要多多的实践。在捡石头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一块块仔细的看,才可能捡到“宝贝”。对了,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天坚持锻炼,不然到野外爬山都爬不动的。

以上就是我捡石头的故事,如果大家也喜欢化石岩石,可以找我一起学习哦。

香香老师点评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做个有心人,

打开五感与自然对话,

记录下你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再加上你的思考,就是 的自然笔记!

???

别忘了在自然笔记里加上这些要素哦!

用眼去观察

用手去触摸

用纸笔去记录

用色彩去勾绘

自然是充满启迪的 的课堂

在观察记录过程中

孩子们感受到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启迪熏陶

感悟生命的伟大和生存的智慧

通过观察记录去了解自然万物吧~

?END?

排版琪琪

文字/素材乐乐

点评香香

版权声明:本文系格鲁伯学校原创作品,文字和图片版权归格鲁伯学校所有,转载需授权。

往期精彩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qiecaoa.com/djcgx/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