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生物炭对噻虫嗪等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中归趋行为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对农作物秸秆、滨海滩涂植物和海藻废弃物炭化利用,滨海盐渍土改良模式创建,以及新型炭基微生物肥料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Chemosphere、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上。

据尤祥伟副研究员介绍,该团队利用农田废弃物和滩涂植物获得生物炭,开展了噻虫嗪等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归趋行为、吸附特性、微生物响应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发现,土壤中施加适量生物炭能够促进作物生长,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减少其向植物中迁移;而且能够改变手性污染物甲霜灵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立体选择性归趋行为;通过掺杂磷元素等改性方法,可以提高生物炭对莠去津等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并探讨了可能的吸附机理。

科研进展投稿及商业合作点击这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qiecaoa.com/djcsg/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