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203/4769451.html
“大别山地区中药材种类达多种,资源丰富,羚锐制药又是一家以中药为主业的制造型企业,因此,中医药种植就是我们助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羚锐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熊伟说。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新县,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但受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曾经是 贫困县,直到年扶贫开发之前,当地民间一直有“三不过一”的说法,即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个亿、财*收入不足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过元。

  羚锐制药是新县的龙头企业,它的前身是国家科委大别山扶贫开发团扶持老区新县创办的一家科技扶贫企业,经过一系列重组改制,一步步从山区小厂发展为中医药产业集团。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县人,熊伟一直   父亲熊维*对扶贫事业的重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熊伟。年6月,熊伟升任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如何以产业扶贫改变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上,羚锐制药也迈出了新的一步。

  年,羚锐制药投资余万元,在曹湾村流转2亩耕地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颠茄草、芍药等中药材原料,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租金、薪金、种植收益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具体来说,种植示范基地采用轮作模式,同一地块,可以实现颠茄草和晚稻的轮作,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产两不误,每种植一亩颠茄草,村民们就可以获得近元的纯收入,一户贫困户只要种植2-3亩中药材就可以脱贫,若是自己承包土地的话,收益就更高了,此外,在种植基地务工,农户每天还可以有60元的收入。

  “改种颠茄草后,真是‘下地’有了劲头、生活有了盼头、日子有了奔头。”曾是新县曹湾村的贫困户邬泽梅每次谈到改种药材的体会,总是开心地合不拢嘴。65岁的邬泽梅种植颠茄草已经5年,过去她家种水稻,家中的7分地一年只能收入多元,改种颠茄草后,一次可以卖到多元。

  中药材种植虽然收益可观,可在推广之初,还是在当地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新县传统以种植水稻为主,村民们普遍缺乏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和经验,担心一旦种植失败,不仅赚不到钱,还会白白误了农时。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熊伟高薪聘请中药材种植专家,帮助农民培育颠茄草种苗,当年试种就获得了成功。顾虑消除后,村民们种植中药材的热情高涨。

  “熊总,颠茄草苗啥时发啊?”每年初夏时分种植户们一见到熊伟,就连忙上前询问。每逢“发苗日”,附近村镇的种植户都会赶来种植基地参加“抢苗大战”,乡亲们已经适应了“药农”这个新角色。

  “30年来,羚锐制药80%的主营业务一直在新县。”熊伟动情地说,“我们的根一直在老区新县。”

  羚锐始于扶贫,扶贫成就羚锐。拥有扶贫基因是羚锐标识性特点。

  创业之初,企业工人都是当地贫困户和烈*属子女,在发展过程里,坚持优先聘用新县籍困难家庭、*烈属家庭的子女。现在人均元的月工资,让工人们实现了“一人进场、全家脱贫”。年,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基础上,羚锐制药还招聘了余名新员工,直接缓解疫情对余户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

  年以来,为提升传统膏药的贴敷体验,羚锐制药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但为了助力老区脱贫攻坚,公司仍然保留了多条人工包装生产线。随着新县实现脱贫,熊伟带领羚锐推进了一系列新项目,新增了近千人的工作岗位,为新县巩固脱贫效果、持续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契机。

  “受益于‘扶贫’,就要回馈于‘扶贫’!羚锐将带领群众努力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带动农业’的乡村振兴之路。”熊伟坚定地说,“下一步,羚锐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以中医药产业为抓手拓展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造福老区百姓。”

来源:大河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qiecaoa.com/djcjb/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