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性,真相只有一个
对中药*性的问题,民间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观点: 一方说,中药是 制剂,不是化学合成药物,对人没有*害;另一方说,“是药三分*”,中药有肾*性,吃中药会导致肾损伤。 还有的人出来“和稀泥”,他们说,常言道“以*攻*”,药物没有*性怎么能治病呢?上面的说法都是不完全正确的说法,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都是对中药药性的误解,流传开来,让人们对中药的误会越来越深。从近几年的典型的“药物中*”事件入手分析,我们能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目前,广防己不再用作药品生产 壹
比利时“马兜铃酸中*事件” 上世纪90年代初,比利时有一个减肥中心,出售一种减肥药叫“苗条丸”,这种制剂里含中药配方,也含有西药配方。大概效果不错,所以使用者较多。 据权威资料显示,在年~年,共计l例肥胖患者服用了同一家诊所开出的“苗条丸”,服用时间,短则3个月,长则3年。 后来,发现其中有多人出现了肾损伤,最严重的,有70人需要做肾移植或血液透析治疗,还有些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肾间质纤维化,亦被怀疑与服用该制剂有关。 专业人员从“苗条丸”中检测出马兜铃酸,并且确定马兜铃酸来源于配方中药材广防己。所以,当时很多国际知名医学杂志直接使用“中药肾*性”一词,这就把这次中*事件的罪名全部加到了中医药头上,也加剧了人们对中药制剂的恐惧。 贰剖析配方,还原中*事件真相 1.配方 “苗条丸”的配方中,有西药,如芬氯拉明、安非拉酮、 唑胺,也含有天然药物及提取物波希鼠李皮、颠茄浸膏、防己、厚朴。 这种配方是中西合璧的处方,根本就不是按照中医“理法方药”原则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不符合中药传统使用方法。 所以,严格地说“苗条丸”并非中药制剂,其中天然药物,不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的。而且“苗条丸”中肾*性成分不仅仅来自中药。 来源于中药的成分确有肾*性,但芬氯拉明、安非拉酮也能引起肾脏损害,为何人们只看到前者,而忽视后者? 2.剂量 “苗条丸”中药物剂量严重超过传统用药标准。《中国药典》明确规定关木通和广防己日用量分别为3~6g和4.5~9g,减肥配方用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50倍,是典型滥用中药,制造者和美容机构难辞其咎。 此外,在传统用药条件下,马兜铃酸摄入量有限。按《中国药典》广防己和关木通的日用量,如果马兜铃酸的含量低于0.1%,全部被吸收也只有3~9mg,即0.05~0.l5mg/kg,与所报道的马兜铃酸肾*性实验剂量3~5mg/kg相差甚远。 叁“中药肾*性”说法存在偏见 “马兜铃酸肾*性”与“中药肾*性”,两者不能等同起来。不可否认马兜铃酸有肾损伤*性,而且“苗条丸”检测出了马兜铃酸,但不能就此认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都有*害而一律禁止使用,更不能将此中*事件与所有中药挂钩,不分青红皂白把中药“妖魔化”,是对中医药的偏见。 “苗条丸”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医药的错误管制。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是不同,二者的理论体系间存在鸿沟,西方学者以西医思想理解中医遇到困难,就将中医药看作自然疗法,甚至将中药当作膳食补充剂或食品管理,因此出现超过中国药品标准的滥用现象。 本来是药物,你却把它当成食物一样无限制、无节制地使用,这就难免出现*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肆中药治病: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 中药治病讲究以偏纠偏,就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人体的疾病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产生偏盛偏衰,治病就是“调和阴阳”,利用药物纠偏。 所以凡是药物,皆有偏性。而药物的偏性就是“*性”,这与我们平常说的中*的“*”意义不一样。如果能正确按照中医药理论来指导中药使用与配伍,可将药材的副作用降到 程度,大都相安无事。 中医理论下,治病要慎用药物,用药不可过量。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性反应。俗话讲“一碗盐汤一碗参汤,百碗参汤一碗砒霜”,意思就是说适量的东西有益于身体,过量即有害于身体。量变会致质变,同样药物的用量有异,带来的后果即不同。 药物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就能救人、益人,用不对症就会伤人,显示出*性。 统筹:陈峥嵘 编辑:柴怡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qiecaoa.com/djcsg/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才是药店获得顾客信任的真正做法
- 下一篇文章: 市质监局来我县进行葛根种植省级农业标准化